Quantcast
Channel: 名家访谈
Browsing all 104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回忆《大刀记》作者――郭澄清

在文坛耕耘中,他是以生命作犁头,澄清同志就是留给我们这样一种可敬的形象。

View Article


回澜声声忆杨朔

在数年之后,我读到了脍炙人口的《雪浪花》、《海市》、《蓬莱仙境》……

View Article


纪念:刘绍棠

刘绍棠,中国著名乡土文学作家,荷花淀派的代表作家之一,大运河乡土文学体系创立者。

View Article

赵勇:一个文艺老汉的自白

80年代首先是造就青年人的时代,然后才谈得上文艺青年。不像后来,好多人虽是少年已有了暮气。

View Article

阿来:文学有什么用?

要成为一个作家,需要把一个句子建立成一个文本,要博学,要成为一个作家,文字的创作难度之大,以至于大家无法都成为作家,所以文学不那么好用。但人类不是为了好用而活着。

View Article


两岸应该互相靠近与理解――访台湾知名作家、编剧、导演吴念真

■吴亚明 两岸应该互相靠近与理解访台湾知名作家、编剧、导演吴念真 在台湾,63岁的吴念真是家喻户晓的人物,因为他是全台湾最会说故事的人。几十年来,他不仅撰写了《鲁冰花》《恋恋风尘》《悲情城市》《老莫的第二个春天》等80余部电影剧本,曾五度获金马

View Article

蒋晓云:我最厉害的是不顾名利

说我“好命”,其实我只是把事情顺理成章地做了下来。我喜欢跟我的人生和平相处。

View Article

阿来:选择文学不伤害自尊,希望通过写作自我修复

■晋 瑜 阿来:选择文学不伤害自尊,希望通过写作自我修复 有时候,他是个纯粹的诗人,他的诗歌寂静丰盈,没有半点杂质;有时候,他是个摄影爱好者,装备和作品不亚于专业摄影家;更多的时候,他是写作者,只听从于内心的召唤,心无旁骛。当然,他也会半是神

View Article


“一带一路”视野下的中国文学

■晓 晨 一带一路视野下的中国文学 两千多年前,丝绸之路上的阵阵马蹄声开启了中国同周边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往来。在今天的世界版图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正从容铺展,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连接起中国梦与世界梦,赋予古丝绸之路新的内涵

View Article


临潼小城的况味

临潼小城的况味 ■冯 赤(陕西) 秦俑故乡临潼小城,那是一个极具特色的小城,地处风景秀丽的骊山脚下。 它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小城,时时都展示出祖国改革开放的蓬勃生机和中国崛起的另一侧面。 这座小城呈现出一种历史的况味。这是一个神奇的历史传说与神妙的

View Article

儿童文学需要“大家”的关注

■一鸣 儿童文学需要大家的关注 中国作协长期高度重视儿童文学创作与评论,设立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专门成立儿童文学委员会,从创作、研究、出版多方面促进儿童文学的发展,力争为少年儿童提供更好的精神食粮。近期,中国作协创作研究部与《人民日报》文艺

View Article

盛可以:我喜欢真多于美

理想的生命应该是一棵野外的树,不会有人拿剪子将它修成各种形状,装饰门庭。现在很多农村也栽绿化,也剪剪修修,也栽在钵子里。

View Article

少年的一切都是最真挚的文学

■阎连科 少年的一切都是最真挚的文学 人们都说文学与少年有着一种特殊的关系,今天,我们就有关少年、有关文学的话题,从两个方面谈谈我的偏见:一是少年的一切都是最真挚的文学;二是文学创作回到少年的经验与想象,是一个作家成熟的标志。 为什么说少年的

View Article


青州邂逅李心田

■张甫文(江苏) 青州邂逅李心田 作家报九龙峪杯全国文学艺术大奖赛颁奖典礼暨中国文艺家走进青州采风笔会于2015年5月15日在山东青州市召开。我与睢宁县赵杰、王耀和供职于上海铁路局作家杨军(睢宁)一行4人前往参会领奖。真没想到,在青州我们有幸邂逅李心

View Article

李心田老师传达的作家人格修养

李心田老师传达的作家人格修养 ■叶建华(北京) 在那个影视作品贫乏的年代,一部《闪闪的红星》风靡华夏大地,《映山红》、《红星照我去战斗》等歌曲响彻长城内外,这部电影教育激励了几代人。创作这部电影的著名作家李心田老师自然成为了广大观众尤其文学青

View Article


结缘《作家报》

■周 晖(湖南) 结缘《作家报》 和《作家报》第一次美丽的邂逅,是在九年前。 2006年,我刚出版第一部散文集《永恒的情歌》,心情格外高兴。5月的一天,常德市文联青少年文学研究会《年轻时代》主编彭其芳、郑桦等几位德高望重的老作家亲自为我策划、操办新

View Article

我与《作家报》的情缘

■燕兆林(甘肃) 我与《作家报》的情缘 我是一个酷爱读书看报写作的人,像许多热血文学青年一样,早就幻想有朝一日当一名作家,那美丽的作家梦,本该是在理想的文学气氛中完成的。但步入社会参加工作繁重的任务压得我几乎是痴心妄想。在经过平日工作浮躁与

View Article


王蒙谈新作:为“奇葩”正名

王蒙先生新近出版的现实主义小说集《奇葩奇葩处处哀》,就是他年逾八旬创作的新作,被誉为“耄耋之年五味俱全的时鲜新作”,“向读者打开经他辣手妙绘的一幅最新中国俗世风情图”,引起读者广泛关注。

View Article

残雪:实验文学是一条隐性的丝绸之路

“我的小说创作和文学评论都是出自一种大自然的意识,一种新的时代精神,也是出于在人性探讨方面的新的觉醒,当然这种意识不是一个人的独创,而是努力地学习传统。”

View Article

诺奖得主阿列克谢耶维奇和她的纪实作品

北京时间10月8日19时(瑞典当地时间13时),瑞典文学院宣布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白俄罗斯作家斯维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

View Article
Browsing all 104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